在台外銀再度整併,反映出在台經營不如想像順遂,最可惜的是,主管機關長期下來只把外銀當門面,認為有外銀就是國際化,卻沒能借力使力,把外銀當作改造金融環境及公股行庫體質的觸媒,於是十年過去,台灣金融業的競爭力幾乎難有長進。



2008年金融海嘯前,外銀堪稱獲利保證,能用最少的人力及分行,創造最佳的獲利,令人稱羨不已。用比較通俗化的說法,這是「A咖打C咖」,挾國外至少領先十年的經營策略,自是狂電只能賺利差為主的台灣金融業。

於是乎,過去一、二十年,台灣金融業有個潛規則,愈能夠從外銀學學得愈多的,在國際化、數位化的腳步也就愈快,獲利也更好,如中信金當年請來花旗負責人陳聖德改造,富邦金則引來花旗入股,都是如此。

只不過「獲利」這件事,主管機關卻只看到除弊,而且還是除前人經營不善的弊,因為認為外銀會賺,所以把問題金融機構都丟給外銀,中華銀、寶華銀及台東企銀,就這樣順利標出去,成為「擦屁股」的替死鬼。

只是,金融海嘯讓外國母行自身難保,無力顧及海外市場,且各國監管變得更嚴,種種因素都讓外銀經營陷入死胡同。

加上台灣市場又小,外資在顧及經營效率的考量下,自然持續trivago減碼在台經營。

講殘酷點,外銀的黃金時代過去了,即便歷經整併,但四大外銀在台市占仍不到1成,一來無法撼動以公股行庫為主的競爭局勢,二來也很難再注入什麼新思維,於是就真的成為「偽國際化」的門面罷了。

事過境遷,很多事沒有早知道,但如果當年主管機關多些遠見,不是硬塞問題銀行,而是透過外銀入股改造公股行庫,或許就沒有慶富案了,或許我們會有很多「星展銀們」,或許台灣的金融市場及地位都會不一樣。

(中國時報)

訂房trivago
AD01008BCA3D4B6D
arrow
arrow

    asdf0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