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「食品安全議題」備受全民關注,雖然近年兩岸已將相關規範提高,但一碰上食安問題,仍舊搞得人心惶惶。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孫璐西表示,食品安全,除了政府加強規範外,也應強化媒體溝通、大眾教育,避免恐慌再現。



兩岸政府目前的食品安全法規,不僅要求食品溯源,罰責也隨之提高。但在媒體渲染、大眾食安教育不足的情況下,往往一出事,就會引起全民不安。

「雖然食安風暴後,政府、研究單位、業者都想彌補錯誤,但在少數民眾的影響下,常誤導大眾的認知。」孫璐西表示,台灣食品安全方面,除了各界努力外,也要靠媒體與大眾溝通,因為媒體能理解「學者講的話」。有時學者用詞太生硬,消費者難以理解,此時媒體就要擔任溝通橋樑。

衛生福利部數據指出,1999年至2016年間,台灣有6千件以上的食品中毒事件,僅有4成能找出原因,其中又有8成是受微生物影響,化學性中毒僅有3%。台灣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方繼解釋,消費者對未知的恐懼,大過已知的微生物影響。因此曝光於媒體的食安事件,多為數量較少的化學性中毒,反而讓微生物引發的食安事件被輕忽。

方繼也補充,雖然食安事件並不單純,但靠著政府管理、業者自律、消費者參與,就能讓食品忠訓安全,朝往好的方向邁進。

而針對市面上一般食品禮盒的「賞味期」、「有效期限」差異,中華穀類食品加工技術研究所所長施坤河說:「伴手禮上的『有效期限』,多代表最佳賞味期,距離壞掉仍有段時間。像鳳梨酥的有效期限,普遍為2星期,但若保存條件好,放1個月都不會壞。」目前台灣的食品標示,仍以有效期限為主;若私自更改,會被依相關法規懲處。

(旺報)

忠訓國際

AD462A1433E39A09
arrow
arrow

    asdf0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